English

温柔的底子

2000-10-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班马 我有话说

每个人都有一片心底。

有时我们感念人类的心底是由女性铺下的。

在家里的第一层是母亲铺下的。到外面的第一层是由幼儿园阿姨铺下的。她们,替人类儿童的心灵打下了最初的底子,而且都是温柔的底子。这确与她们的女性身份有关,从儿童文学的人类学角度来看的话,这是一层入世生存前的尚未确化(外界社会化)的必要保护膜——她们以柔软来保护柔软的东西。

自从有了幼儿文学就接上了女性风格。

或者说“她们”联结着幼儿文学。

金波先生主编的这一套全由24位女性作家和24位女性画家参与的幼儿文学丛书,就是有意识地凸现女性——幼儿文学这种天然联结。这显然是很有意思,也很有特色的女性文学之策划。我想,这要比邀一批女作家和女画家来创作“母亲”的题材更有一种性别优势和性别趣味在里面,因为,这更天然,有时,这更是几乎无可替代的。性别,在(幼儿文学)这里就是有着上帝指派的角色规定性,只有“她们”更好。

——而金波先生主编的这一套《好阿姨新童话》,应可证实于此,女性作家和画家面对人类幼儿的天然温柔气息,使你翻开这套画书就能陷入自身梦境的底层,返回心灵的底子,无疑,我们是陷入了童年最早期的温柔之乡那氛围中,在那里,世界又重现出它一切柔软的质地,说话又都轻声细气,且可喁喁密语,许多小东西又来了。到处有悉悉索索的活动,狼也很好笑,泪珠儿回复了它大粒珍珠的可爱地位,我们又嗅到奶的原味花的香气,并且眼睛不再粗糙,世象缤纷,瓢虫的红背壳上就该有七个黑点,有无数蚂蚁在排队,它们一个一个的每一个都能看清楚,什么都美,什么不美呢,从长睫毛到裙子到花边到很多布质的纹路到很多木头家具的肌理感,而且直到蛇的花衣直到河马大肚皮上围着的那条可笑皮带……万物都是美的。

在这一个世界,我们温柔。

幸亏它是我们人类最早的一个世界。

——《好阿姨新童话》的策划准确,也正由此看出,阿姨们不是在做小说而是在用“童话”,这尤是幼儿文学里的更“低”的低幼文学之道。

这个“低”就是“底”。

文学要给最初的人类什么样的心底?

金波先生的有一次发言,令我一直印象深刻。他在说到“亲子共读”的时候说起有关母语和语音的一种低幼儿文学之道,也即当妈妈(或者阿姨)向小孩讲故事之际其实并非仅有故事,而还有着母亲和女性在温柔使用着的母语、语音、语调、语态所深深含有的“文学传导”之情感意义。这是非常有道理的。音乐性与文学性在低幼文学这里已经是互融得不能化开的审美之道;并尤通向童话的讲述。而且,使用这种“话语方式”的最好角色,便是女性作家,当然更是女性儿童文学作家——我觉得,这在一套丛书之中就充分能体现出来。

女作家们的话语方式,其本身能体现“关爱”。这种叙述艺术也本身能同化“儿童心理”。

——比如,一种生发的发散描述,讲的是牛奶,牛奶的奶气味和奶白色却是可以联通向一个又一个童年“牛奶化”的物体,从下雨,到云朵,一波一波地生发开去,一个想像泡泡又一个想像泡泡飘来飘去,也就在这种语式中世界为之自由起来,一滴牛奶可以催发精神飞翔(郑春华《香喷喷的村庄》)。比如,一种细密的讲述进程,讲一条小路,通向一座小房子,那里是一个奇异的小店;但一路讲述“过去”的环节却有很多,有很多声光形色的注意力投放点,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叠加,就在这种语式中世界为之细密起来,一条小路也成为审美之道(韦伶《夜光小店》),等等。

这套丛书在女性艺术表现之上的另一特色,是其“植物性”。

你是否觉得人在植物中,比较温柔?

——女性的心灵甚至于思维与行为,更具有所谓“植物性”。别的不说,在此我们可以明白看到的是,女作家们和女画家们十分普遍地运用植物界而来放置与进入她们的童话界;这绝非偶然,而与她们心灵世界和视象世界的温柔质地有关。在这套画书之中,有不少“豌豆城”(延玲玉《铃儿响丁当》),“葵花镇”(徐德霞《葵花镇的大艺术家》)等,还有一颗“花的星球”(黄一辉《绿星球》);更有多数的作品把场景和画面放在植物界,你可看到满目的花草与林木。显然,这呈现了一种指向,这指向也是向着世界和人类较“早”的时候。我们不会没有感悟,原来“森林”在人类的“心底”。许多人到了林中会翻起“童话”之感,那是童话温柔的底子。

温柔的心底,远比严酷的心底要好。

幼儿文学女作家是一个严酷世界的制衡力量。

她们以柔软来保护柔软的东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